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定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多党合作制度的时代特征
(一)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在今天,这个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发向前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互协助、共同进步,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奋斗。走进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坚持不忘多党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二)新型的政党制度
与西方国家的民主制不同,中国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作为基本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度,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中,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定位清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参政党不同于两党制或多党制中的在野党,其始终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向全世界展示了政党制度实现模式的新方案。
(三)新时代的民主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因为它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其影响十分广泛,并且与其他政治制度协调运作,共同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体现,为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开辟了民主化的制度渠道,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充分彰显着民主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多党合作所蕴含着民主理念和价值,对其他政治制度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启发意义。
(四)强大的包容性
改革开放在物质与社会结构上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社会整体结构不断分化,新生阶层和社会力量不断涌现。对于伴随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分化出来的新生阶层和社会力量,各个民主党派主动、积极的进行吸收与接纳,同时利用党派的形式发挥其灵活的组织作用。就历史实际情况来看,民主党派将现实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进行有效吸纳,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在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民主党派本身所包含的“代表”功能,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到整合。
多党合作制度在新时代的治理框架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确保多党合作制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完善的根本保证。作为领导党和执政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拥有调动资源和整合社会的能力,各党派间的合作需要执政党从中发挥主导作用。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合作水平与能力。
(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基础
多党合作既要中国共产党发挥执政党作用,又要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多党合作水平。在实践中,民主党派要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同事、好帮手、好参谋,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民主党派建设中,要把好新成员入口关,增强新成员的政治意识,一方面加强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提升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加强其对民主党派的宗旨、纲领和使命的理解和认同,防止入党动机停留在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或仅仅是为了表达自身利益的要求和愿望。特别是要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大力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能力素质,不断夯实民主党派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能的基础。
(三)保持各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是多党合作的内在要求
历史上,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的界别特色是相当明显的。这种界别特色有利于让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参与中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目前,各民主党派成员构成的界别特色渐趋模糊,如九三学社与农工党在医卫界有交叉,民盟、民进、九三学社在教育界有交叉,民革和台盟在涉台人士上有交叉,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多党合作制度的整体水平。因此,要从着眼增强多党合作水平的高度,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界别区分,进一步细化标准,使各民主党派保持自身的特色优势。
(四)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是民主党派提升政治活力的有效途径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需要参与到社会服务的过程之中,这是参与方与社会接触沟通的机会,既能够履行基本职能,也是把政治文化更快地社交化的有效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方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维系和连接主体,承担起了整合和协调社会的责任。可以说,社会服务为参与的党派成员提供了了解社会、经受锻炼、实现社会职能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通过一个渠道,各民主党派加强了与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提升了政治活动能力,树立了参政党的良好形象。
(五)坚持“和谐共生”是多党合作制度纵深发展的价值理念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和谐共生”构成其健康发展的价值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共生理论”在多党合作中的重要体现。所谓“求同存异”就是在最大范围内共存,承认对方的差异并给予尊重。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和生命力,不在于是竞争性还是合作性,而在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彰显出的实际效能。进入新时代,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完善,我们更好坚持好“和谐共生”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中的优势作用。
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具体举措
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是重大的时代课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这里主要从具体举措上提出四点建议。
(一)以共生化推进
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为形式,其本质是共生共存,而共生则是促进单一组织机制向复合组织机制转变的有效路径,各民主党派间遵循着互依、互惠、协同与合作的进化规则,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共生的本质规律。在探索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依据掌握的共生规律来推进效能提升,将合作落到实处,把改革推向深处。
(二)以制度化赋能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深抓赋能建设,将各项机制加以完善并形成有效运行的制度。在政治协商领域,加强平台建设;在参政党建设领域,加强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培育选拔;在民主监督领域,提升监督质效和监督层次,达到以制度建设赋能的效果。
(三)以规范化提升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需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就规范化而言,需要实现多党合作由政治思维向法律思维的转变,同时还要保障多党合作制度各项标准和规范有效运行。规范化运行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及整个政党制度的科学发展提供条件,这就要求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化运行需要群策群力,不论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应该在制度的框架内规范运行,整合实力,实现协同作战,保障各项制度规范进行,进一步提升多党合作整体效能。
(四)以程序化保障
在多党合作的制度中,以程序正义保障制度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既体现出对程序的重视,也表明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对自己政治制度的自信,同时也表明一个国家对自己道路和理论的自信。在程序的保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党际协商民主的程序保障,在协商过程中容易存在协商步骤未充分展开以及协商过程不平等的现象,警惕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发生。协商程序要进行相应的公开,以公开化实现程序化有效运行。实现多党合作程序化有效运行,主要集中在协商程序、民主监督程序、民主党派参与程序等方面,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依靠健全的程序制度来提升,才能让党际协商民主的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